查看原文
其他

体育+理工——理工大学学科交叉新潜能

丁轶建 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
2024-10-29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体育强国不仅指全民的体质健康、竞技体育强,也含括体育科技和体育产业强,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国计民生中发挥更强的作用。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需要体育进一步突飞猛进。我国体育发展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包括科学前沿问题和面临的新时代、全球性挑战,越来越复杂,虽然体育自身也在动态演变发展之中,但单一学科的知识、方法、工具等已不足以应对这些重大体育发展难题,体育学科交叉研究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明显加强。

现实差距:体育产业薄弱源于体育科技发展薄弱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将体育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但多年以来,体育高端产品、设备、软件都被国外企业垄断,我国在体育产业结构中占据着很高比例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主要生产低附加值的来料加工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与技术开发及技术转化落后,缺乏体育的高端制造,在国际社会中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当前全球体育产业年产值超过1万亿美元,美国的体育产业总产值高达4410亿美元,接近GDP的3%,是汽车产业的2倍、影视产业的7倍,而中国仅为1%。就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而言,我国目前还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还没有展现出体育强的根基。若想解决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存问题,关键是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加速调整,走好技术革新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但我国体育产业所要破解的技术革新首要薄弱环节就是体育科学技术发展比较薄弱,特别是不能充分利用我国在理工、机械、环生、计算机、材料等科学领域取得的成果来发展体育科学,致使体育机械、体育软件、体育材料、体育智造等科学支撑不起体育制造的高度。

国家导向:促进体育科技跃升,需要体育与理工交叉

自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总体方案》出台以来,国内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之路正式启动,“要发挥高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各类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发挥人才济济、组织有序的优势,形成战略力”。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体育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促进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体育服务业提质增效。”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面对体育科技领域、现实体育社会问题日趋复杂化的局面,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彰显,高校发挥组织能力、智力合力,可以夯实促进体育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制度和文化根基。新时期信息技术爆发,带来了很多重大发展机遇,理工院校探索体理、体工、体医交叉越来越成为可能,国家的重视和导向,更是体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机遇。理工院校将材料、机械、计算机、设计等传统优势学科与体育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强化面向“体育+”、“运动+”等领域布局,可以形成体育工程、体育材料等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促进体育学科跃升发展,开辟新的学科生长点,并为深度提升我国体育科技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要提高体育竞技水平、增强体质健康和满足人们对体育的需要,提升体育科技水平和产业质量,服务国家体育强国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涉及到运动与健康、体育运动器材装备制造、体育场地器材材料、体育运动软件开发、竞技体育成绩提升的动力学与流体力学、体育检测与控制技术等方方面面,仅靠固有的体育认识和教育是不够的,需要探索体育与计算机(软件)、材料、机械制造、生物工程、经济管理、理学等学科相结合的学科交叉。据了解,美国约100多所大学参与体育工程技术与器材的研究,铸就了发达的体育产业。体育学在我国交叉研究的需求和前景很广阔,但底子薄的现实必须承认,适配学科交叉研究的制度缺位、形成交叉研究文化难、建立深度交叉合作难、获得交叉研究资助难、评估交叉研究成果难、获得学界社会认可难等。而且学科交叉并非简单地让几个不同学科的人、利用不同学科理念在一起做研究就可以,但我国理工学科多年的发展和储备为理工克服困难协助传统社会科学交叉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前景光明:理工实力+体育前景,有利于体育科技突飞猛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理工科院校数量快速增长,占比从1949年的13.66%增长到2018年的35.35%。2021年,我国内地高校已拥有7所世界百强大学,仅次于美国、英国,与澳大利亚并列全球第三。如今我国理工学科发展速度惊人,仪器工程、土木工程、通信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航天航空、能源科学与工程等多个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学科越交融,科学越开阔。理工大院校鼓励学科交叉、倡导协同发展,促进不同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不仅可能解决当前面临的重大复杂各类科学问题,更是可能成为促进原创性重大科研成果产生和科学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关键途径。我国体育学到了可以有更多力量和理念可以借鉴和引进的时候了。


从学科沿革来看,体育学与理工学的交叉时间尚短,但却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应用成果。一点点的理工新输入可能就会促进体育科技质的飞跃。在运动器材的流体力学性能研究、运动项目的计算机模拟仿真、可视化、智能化测试训练设备的研制、运动器材材料性能研究、运动项目和运动器材的测量评估等方面促进了体育科技的发展。因此,我国理工院校的快速发展和与体育交叉研究的开发将给体育工程等交叉学科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总之,为应对新业态、新经济、新技术对体育发展方式带来的新挑战,我国理工院校对体育科技前沿组织高水平的创新活动进行的深入思考和锐意实践有巨大潜力,架构产学研有机结合的体育发展模式,可以有利推动体育交叉学科建设可持续的深入发展,为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推荐阅读


南理工龙舟队面向少数民族同学招新啦!!!


新学期体育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实验室开展研究生科研培训


文字 | 丁轶建排版 | 王培校稿 | 陈安婕初审 | 汪逸博终审 | 姚德编辑发布 | 体育部新媒体中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